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 
文化馆简介 | 领导成员 | 机构设置
《启东文艺》 | 百花园地
免费开放项目 | 活动花絮
非物质遗产 | 故事传说 | 民文协会
通知信息 | 论文交流
   
文 化 馆 简 介
领 导 成 员
机 构 设 置
     
 
 
陈债2500
[ 作者:吴平忠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12504 ]

小说

 

多年陈债2500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吴平忠

 

为讨2500元的债,差点闹出人命,何忠诚想起来心有余悸。

方桥镇西头诸葛仁买老何二十套缝纫机,欠2500元已拖了四年多,他服装厂早已关闭,缝纫机已出售给人家,他就是拖欠。诸葛仁,你穷,一贫如洗,还不起债,算了,但他在当地是相当富裕的人家,有彩电、冰箱、空调等家用电器,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养鸡场,全年不知出售多少只鸡,照理讲这种人家还2500元是小事一桩。诸葛仁如果是个无知无识的乡下佬,没有文化,素质低下,没有教养的人那就不计较了。可诸葛仁在社会上是有头有脸的人。他父亲诸葛石是离休老干部,原是石湾乡党委书记,诸葛仁本人也当过村委会会计。像这种人赖账,老何怎么想也想不通。刚办养鸡场,诸葛仁养了一只狼狗,老何亲眼看到这只狼狗从猫儿那么大长到现在一人多高,鸡舍里的鸡,小鸡养成大鸡,一批又一批出售,老何没有吃到诸葛仁一根鸡骨头。老何出门办事骑的是26寸金狮牌旧自行车,诸葛仁你家有摩托车还有电瓶车,条件比我好,拖我债,心理不平衡,不问你要债才出鬼!

第二年,腊月廿六的上午。再过四天就是除夕了,老何抽空去方桥讨债,诸葛仁不在家。他父亲在他家(他们父子俩不住在一起),当干部的人说起话来讲道理。他说诸葛仁今天去上海送鸡,叫老何在腊月廿九或除夕那天来要。老书记很同情老何,他说: “你们做生意也不容易,儿子拖欠你的债时间这么长了,真对起。”听了老书记的一番话,老何心里的气愤也减少了许多。

当地讨债有个规矩,腊月里讨债理所当然,除夕那天去讨债,债主不怪你,有钱还债,无钱招待你。过年后正月里,千万不能讨债。正月里讨债不是被赶出门就是被打出门。一年之际在于春,新年新岁到人家讨债是戳人家霉头。

老何想二十九或除夕去诸葛仁那里讨债可能讨得到,夫妻俩一年到头在外经商。没有成家的儿子、女儿望父母回去过春节。总不能为讨2500元不回家过年。腊月二十五天上下起小雪,到二十六下午就下起大雪。老何决定诸葛仁欠的2500元过了年再说。二十七日上午打烊,下午回家。客车在大雪纷飞中行驶,到家已是晚上6点多钟了。儿子、女儿倚门眺望,看见父母回来眼泪直流,老何老婆忙给儿女拭眼泪,自己也在滴眼泪。好险,腊月二十八路上结冰,汽车不开。不然的话两个孩子不知怎么过年?还好,回家了,老何能享受到新年里一家人在一起的天伦之乐。

过了正月,老何去方桥讨债,白跑一次,诸葛仁对老何讲:春节前出售的的鸡,拿到的钱不够春节里花,等下批鸡出售后再考虑。

那年夏天的一天,老何到方桥服装厂送机针,顺便去诸葛仁家,那天很热,室外温度39度,老何到诸葛仁家已是满头大汗,衬衫贴在皮肤上。诸葛仁一个人在家,高跷二腿在风扇下面悠闲地喝着啤酒,嘴里嚼着猪头肉。坐在椅子里动也不动,那时候老何嘴里干,肚里饿,诸葛仁傲慢的态度,老何恨不得走上去教训他一顿。

“你今天来得不巧,中午饭不够,我自己只好拿啤酒来充饥,中饭不留你了。”诸葛仁用讨厌口气对老何讲。

“你当我是要饭的叫花子,我是来向你讨债的。”老何愤怒地喊着。

“讨债也不能穷凶极恶,你的声音喊得再大,我也没有钱给你。”

“你还算是个人吗?这么热的天气,人家上门来讨债,也不叫人家喝杯凉茶,洗把脸!”

“这里不是宾馆、招待所,要舒服你到五星级大酒店,那里有服务小姐伺候你。”

“你这是人话吗?”老何责问他。

“是什么话?”诸葛仁反问他。

“是放屁。”

“啪!”地一声,诸葛仁拍着桌子站起来指着老何说:“你想上门吵架?”“嘭”地一声,诸葛仁桌子四脚朝天,桌上的猪头肉,红烧鱼等菜洒在一地,几只咸鸭蛋滚在门口,啤酒瓶摔碎了,满地是啤酒,老何气得横眉竖眼,把诸葛仁的饭桌掀翻了。听见诸葛家有争吵声,门外已有几个邻居在看热闹。

“你说我上门吵架,你可以打110,叫大家评评理,你欠我的钱拖了好几年,这么热的天,我上门来你装聋作哑,不理不睬,你还算是个人吗?”诸葛仁附近人缘并不好,门外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他说句话。诸葛仁是只纸老虎,吃硬不吃软,老何发起犟脾气把他吓坏了,上了年纪的人发脾气如发疯,自己也觉得理亏,于是自己把桌子翻过来,拿扫帚把地上的猪头肉等残菜扫干净。

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,债是不可能讨到了。“杀人偿命,欠债还钱,是天经地义的事。”老何冲着诸葛仁喊着,在炎热的太阳下骑车离去了。

夏天过去了,秋天来了。有一天下午老何去方桥讨债,不巧诸葛仁去上海了。他老婆和父亲在家。老书记说诸葛仁今天回来,叫老何等。来去几十里路,来一次不容易。老何抽着烟,耐心地等。天色渐渐暗下来了,天上下起蒙蒙细雨。不等了,该回去了。临走时千叮万嘱,拜托老书记:“你儿子回来叫他把钱准备好,我后天来拿。”诸葛老点头答应了。

回去的路上,天上已下起了大雨,老何心里急,用劲踏,坏啦!自行车链子断了。夜里修不到车,老何推着自行车到家已是夜里12点了,浑身上下都湿透了。老婆煮了生姜汤,老何喝了一大碗,但第二天还是患重感冒。打针、吃药、吊盐水用了500多元。诸葛仁呀诸葛仁,你就是欠我250元我也得要。

春夏秋冬一年四季,老何去诸葛仁家讨债也记不清次数了。为了这点钱打官司没有这个必要,这2500元放弃吗?又不死心。

有一天,绣花大王昌老板坐了侄儿昌健面包车来购缝纫机零件,昌老板是老何的老朋友。夫妻俩无意中讲起方桥诸葛仁一笔债已经拖欠了四年。昌健听了起劲了,对老何说:“我帮你去讨。”“小昌,你能帮我讨到?”老何惊喜地问昌健。“能,我有一个朋友专门帮人家讨债的,有没有欠条?”昌健问老何。“欠条有。”老何老婆孙金玉从一叠欠条中抽出诸葛仁的一

张交给小昌,并递了两包烟。“香烟给你去发发”,为这2500元的债,老何吃了多少苦头,“讨到钱归你们。”孙金玉为这笔欠债也恨透了。“那倒不必,我朋友讲义气,只收劳务费,诸葛仁住在哪里?”小昌问。 “方桥镇西头一大队一小队。”

下午,昌健找到他朋友宋明清,小伙子20多岁,长得眉清目秀,看上去是个上学的学生,绰号叫“白脸书生”,不要看他一副书生气,打起群架是个头头,哪个吃了亏,哪个讨不到债,找到他,宋明清二话不说‘拔刀相助’。

昌健的面包车开到诸葛仁宅上,车里下来七八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,怒气冲冲闯进诸葛仁家里。诸葛仁一看进屋的都是满脸横肉,一副凶相,弄不清这帮人究竟想干什么?

“小兄弟有何贵干?”诸葛仁问。

“我们是来讨债的!”宋明清回答。

“我和你们素不相识,又无账目往来。”

“为老何讨债。”

“哪个老何?”

“卖缝纫机的老何。”

“他怎么自己不来?”诸葛仁问

“他不做生意了,已经回老家了。”这是老何怕以后有麻烦叮嘱他们这样讲的。

“老何欠我们运输款,你的债抵给我们了,昌健,你把他的欠条给他看一下。”‘白脸书生’吩咐着。

昌健拿出欠条给他看了一下,确实是他自己写的欠条。

“看到吗?这是你的欠条。今天还2500元,不然的话拖了4年多的利息和老何无数次来讨债的辛苦费一起算。”“ 白脸书生”警告他。

“老何不亲自来,我是不给的。”诸葛仁不识相,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家伙。

“好,有种!今天我们既然来了,大家去参观一下诸葛老板的养鸡场。”“ 白脸书生”下令。

这帮小伙子直奔养鸡场,说时迟,那时快,几个小伙子跳进鸡舍里,顷刻间鸡舍里的鸡乱飞乱跳。只听见“咯咯咯和嘎嘎嘎”的鸡叫声。白刀子进,红刀子出,杀死的鸡丢在舍外的水泥地上。狼狗凶猛地扑向“白面书生”,“ 把它做了!”宋明清对旁边几个青年说。几个小青年拼命将狼狗用力压倒在地上,三下五除二,几尖刀狼狗四脚伸伸,一命归天了。诸葛仁一看不好,今天麻烦了,他连忙从房间拿出红中华。“英雄好汉,高抬贵手,2500元我还给你们。”“住手!”“ 白脸书生”下令。小伙子一个个跳出鸡舍,尖刀上的血迹往死鸡、狼狗身上擦。

“小兄弟,息怒,有话好说。”他递发中华牌香烟给这帮小伙子。

“小兄弟,我暂时拿不出2500元,我打个电话叫我一个朋友帮我送来。”他丢了一包中华牌香烟给“白面书生”。

“你们抽烟,我打电话去。”他走进卧室,关上房门在里面打电话,打好电话出来对宋明清说,“ 我的朋友马上就会来。”时间过了半个小时,已经是下午6点多钟了,听到外面‘嘟嘟’两声汽车喇叭声,宋明清跨出屋门,朝外一看,不好,一辆白色面包车跳下一个又一个手拿铁棍、长枪、大刀,个个雄赳赳,气昂昂,好如电影里农民赤卫队,领头的脸孔漆黑,染着黄头发,后面扎着一束长头发,绰号“黑脸铁娘子”。

“他娘的,吃了豹子胆敢在我李小龙地盘上兴风作浪,兄弟们跟我来。

黄昏时分,“ 白脸书生”看不清来了多少人。他预感到来的这帮人“凶多吉少”

“快进屋,把门关牢,抵住。”“ 白脸书生”这帮人全部进屋。外面这帮人拼命喊开门。

“白脸书生”满腔怒火,一把揪住诸葛仁的衣领:“你这个赤佬行动卑鄙,脑筋龌龊,”“ 啪啪”左右开弓两个巴掌,“ 你骗我们,蒙着我们去讨救兵,你说打电话叫人送钱来,钱呢?”“ 啪啪”又是两个巴掌,打得诸葛仁两眼冒金星。血从牙齿缝里流出来拼命地喊:“铁娘子,快救救我。”

“白脸书生”一听是“铁娘子”,住手向诸葛仁问:“谁是铁娘子?”“门外是黑脸铁娘子李小龙。”外面门外如古装戏里士兵攻破城门似的呐喊敲门。

“给我开门!”“ 白脸书生”下命令。

大门一开涌进一屋子的人。“铁娘子”李小龙走在最前面。

“小弟没有相迎,失礼,失礼,小弟多多赔罪。”“ 白脸书生”双手作揖向“铁娘子”赔礼。

“铁娘子”李小龙走上去一看。

“哈哈,原来是你,白脸书生宋老弟,哈哈,真是水冲龙王庙,都是自己人。”

“今天惊动了李兄,真是不好意思,来,大家抽烟。”“白脸书生”把剩下来的中华烟,递发给“铁娘子”那帮兄弟。

两帮头头都认识,相互都帮过忙的八拜之交老朋友。都是自己人,群架打不起来了。

倒霉的是诸葛仁,送了两包中华香烟,自己吃了四个耳光,杀死20多只鸡,死了一只狼狗,最后在方桥镇大饭店办了两桌,招待两帮好汉。

第二天,昌健把昨晚的事告诉了老何,老何听了笑笑,几年来,到诸葛仁家讨债的怨气总算出了,昨晚虽没有帮他讨到一分钱,可心理平衡了。晚上老何同老婆谈起此事,老婆孙金玉说:“万一这两帮人都不熟悉,打起架来,要出人命的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一想起此事,孙金玉心里总是勃勃地跳。她的心脏病就是在生意中担负着各种惊险慢慢形成的。

如今不做生意了,也碰不到什么惊险了,老两口身体也很好。

启东市文化馆 版权所有@2010 苏ICP备10223274号-1
联系地址:江苏省启东市钱塘江路文体中心北区11号门 邮政编码:226200 联系电话:(0513)83118015 83117044
制作维护:安捷软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