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南通地区有一厂、二厂、三厂、八厂,但为啥没有四厂、五厂六厂、七厂呢?这里边有一个故事。
清朝末后,传说在慈禧太后六十寿辰这年,朝里考状元,监考官奉慈禧太后的旨意,不是取第一名,而是取第六十名。
第六十名是南通狼山脚下的人,名字叫张謇。这个张謇,虽然照理应该名落孙山,却有幸高中状元,倒也不负这十年寒窗之苦。因为张謇也不是碌碌无为的人。
话说这个张謇考中状元,衣锦还乡不多几天,便由钦差大臣送来太后旨意,叫他一年内在南通建造八个厂。张謇一听,三魂吓了二魂半,一年内新建八个厂谈何容易。但这是太后旨意,绝不可有半点马虎。他苦思冥想,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。
一年后,那位钦差又来了,察看验收八个厂是否全部建好。张謇当然胸有成竹。那时候,这一带没有汽车,行路只靠骑马,于是钦差、张謇一行,骑了马,从一厂看起,一厂在南通县的唐家闸。看完一厂钦差问:“现在去看二厂,二厂在啥地方?”张謇讲:“二厂在启东县。”于是他们从南通跑到海门,那位钦差实在一点跑不动了,于是对张謇说:“啊呀,我跑得相当吃力,其它厂我就不看了,最后看一看八厂吧!”
张謇肚里一宽心,心想,你再看下去我就要杀头了,原来他只建了四个厂,这是张謇的计策。当时,张謇觉得八个厂一起建造无论何也是完不成的。因此在唐家闸造好一厂后,把二厂造在南通向东二百多里的启东县。又把三厂造在启东西面近百里路的海门县。这样忽东忽西。实际上是兜圈子,这个钦差当然是跑不动了。最后钦差上奏慈禧太后,说张謇八个厂如数造好。因此张謇又受到了慈禧太后的赞赏。
如今这几个厂,除了二厂被日本人炸毁,其余都在。